(通讯员魏涛报道)在甘肃会宁县甘沟驿镇,曾因盐碱泛滥而撂荒的土地上,如今翻滚着青翠的麦浪。由我公司承建、总投资2000万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这片600亩盐碱滩上结出硕果。
一 创新治理:砂石秸秆筑起“生态隔离墙”
我司面对重度盐碱化的土地,打出科学治碱组合拳:
物理隔盐:独创30厘米厚砂石混合秸秆隔离层,阻断地下盐分上涌;
化学降碱:精准施用脱硫石膏,将土壤pH值从9.6降至7.5以下;
生物固土:配套种植耐盐碱绿肥作物,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。
“这就像给土地做了台‘透析手术’。”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工指着分层施工图解释,“隔离层是防护盾,脱硫石膏是中和剂,最后用绿肥激活地力。”
二 增减挂钩:土地指标置换“造血密码”
我司通过“城乡建设增减挂钩项目”,将废弃矿山治理与盐碱地生态修复、农业发展深度融合,探索出一条绿色转型的新路径,通过增减挂钩政策破解资金困局,将分散荒废的盐碱地复垦为集中连片耕地。该项目在有效修复区域生态功能的同时,显著激活土地经济价值,实现盐碱地向优质耕地的转化。复垦形成的农用地已具备小麦、玉米等农作物种植条件,为促进当地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。